卡七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卡七小說 > 根植黃土地 > 第149章 業餘記者(三)

第149章 業餘記者(三)

-

勞動讀書思考就是加林這段時間的全部生活內容,現實生活的艱辛和不如意使加林漸漸地明白了一切,生活冇有彩排,生活也不能複製。遇到什麼不遂心的事情時,加林便唸叨著這樣的一句話,同樣的太陽不一樣的天空,各人頭上頂著一片藍天,隻是陰晴大小不一樣。因此,社會上每個人的生存環境是不一樣的,這也就是他過去政治課堂上所學的人們的社會地位是不同的,人們的社會分工也是不同的。

有時晚上睡不著的時候,高加林就走出窯洞,坐在離家不遠處的鹼畔上,他一邊吸著煙,一邊在沉思,對於自己乖張的命運,他是不能像竇娥那樣站在大街上,麵對於眾人指天呼地地奮力呐喊,鳴冤叫屈;也不能像屈原那樣背井離鄉,去尋找自己的精神樂園,用詩歌來抒發自己胸中的憤懣或以跳江來抗爭。生活天地留給他唯一能做出選擇的就是隱忍、隱忍、一再的隱忍。而接下來就是他應該像貝多芬那樣百折不撓地與命運去抗爭,以自己堅韌的意誌去彈奏生活的琴絃,同時去傾聽那激揚著生命的回聲。

陝北這片神奇的黃土地,已給高加林的人生打上了深深的烙印,堅定了他的人生目標,是的厚厚的黃土是他的根基所在,這裡重塑(透析)了他的靈魂,這裡確立了他的人生理念,這裡培養完善了他的人格,他的生命之根將永遠的植在黃土之中。

黃土啊,黃土!厚厚的黃土,千百年來哺育了多少優秀的中華兒女,高加林深知腳下的這塊土地就是一塊紅色的故土,這裡可以改天換地,難道還改變不了他的命運嗎?

每當高加林的情緒低沉和亢奮時,他都會高聲朗誦著革命導師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詩,

我命中註定要去奮鬥,

心中沸騰著永恒的熱情,

我有能力擁抱長空,

也有力氣把寰宇緊抱懷中,

我準備用理想和情感的威力。

把世界真諦把握。

——馬克思

一股洶湧的洪流,

呼嘯著獨自奔出山穀,

鬆樹在它前麵轟然倒下,

它就這樣給自己衝開一條大道,

我也將和這股山洪一樣,

給自己開辟一條道路。

——恩格斯(注)

對高加林來說,既然生在農村,長在農村,他的祖先早已把的烙印打在了農村,他就應該按著農村的生活來運轉。這裡用得著秦腔戲《三滴血》裡麵反派人物晉信書的一句台詞“放下詩書理訟事,理完訟事忙讀書。”把訟事改為勞動,就是加林生活的真實寫照。

在加林看來勞動累了最好的休息就是嘴上咂個煙,要麼看看書,動動筆;要麼手操著剪刀,剪貼報紙。一到雨天或夜深人靜,當他看書寫字疲倦時,他便拿起了剪刀,把報紙上平時選好的資料剪下來,邊剪邊篩選,然後歸類粘貼。加林認為這種陶醉是難以與人分享的。漫長的黑夜,在文字裡長途跋涉的高加林,不知疲倦,他時常迎來黃土高坡上的第一道霞光。加林晚上睡得很晚,第二天起床也很晚,因而他的早晨常常從中午開始。

鬥轉星移,暮去朝來,朝來暮去。加林粘貼的剪報也越來越多,接下來加林便將粘貼好的剪報活頁進行歸類,他將厚厚一遝反映祖國美麗河山,建設風貌,人文情懷的圖片,分省組合,裝訂成冊,美其名曰為《華夏掠影》。

日積月累,到現在加林大板櫃的端箱上已經摞了一尺多高的冊子,好十幾本,有《國際時評》、《文人趣事》、《英模人物》、《小說連載》、《中外曆史》、《文藝動態》、《文物與考古》、《讀書評論》、《鄉土文學》、《農業科技》、《黃土風情》、《戲曲與電影》、《港台文藝》、《知識小品》等。

加林對剪報的熱衷,還是受到賈老師的熏陶,加林從賈老師那裡受益匪淺,賈老師被稱為縣上文化界的“剪報大王”。加林記得,一次賈老師在剪報時,他放下作文字冇事,心裡一喜,也幫著粘貼,按著賈老師的要求。加林一邊粘貼,一邊像雷達掃描那樣,捕捉著有用的資訊。賈老師一邊操剪一邊對加林說道,“老師開始剪報也是跟老組長劉映華學的,我剛參加工作不久,我們語文組組長劉映華老先生訂了三份報紙,《人民日報》、《光明日報》和《北京晚報》。他是上海閔行人,五十年代中期,為支援大西北而來。一到節假日,他閒著冇事,就捯騰著他的報紙,一瓶漿糊,一把剪刀,一遝十六開白紙(貳角六分一百張),將平時讀報時選好的資料剪下來,進行粘貼,做成活頁,便於以後排列組合。我那時就像你一樣,也幫他粘貼,我也是邊粘邊看,受益匪淺。那個時候《北京晚報》有個‘五色土副刊’主編請鄧拓同誌為專欄寫一些知識性雜文,以《燕山夜話》專欄刊出。他看完後,認為不錯,就把每一期都剪了下來,做成剪報,期期不落,幾年過去,一本一百五十多篇的《燕山夜話》合集乃成。教師們爭相借閱,你看他看,光封麵他就換過三次。後來在文革期間他被打成‘三家村分子’,平反後,仍不改初衷,堅持剪報。”加林聽後很受感動,啟發很大,也學著乾了起來。

加林自懂事以來,讀書分為三個階段,從小學高年級到初一,主要看的是連環畫,途徑是他也買一些,然後和同學進行交換,有時在縣電影院門口的連環畫地攤,一角錢可以看六本,內容古今中外,包羅萬象。初二以後,主要讀些小說,學校圖書館可以借閱的他都讀,那時除了浩然的《金光大道》《豔陽天》《西沙兒女(正氣篇奇誌篇)》姚雪垠的《李自成》有廣播小說連播外,還有文革後期出版的小說,如《東風浩蕩》《晨光曲》《萬山紅遍》《紅石口》《鑽天峰》《延河在召喚》《春潮急》《千重浪》《征途》《難忘的戰鬥》《漁島怒潮》《虹南作戰史》《激戰無名川》《海島女民兵》等,加林大都讀過。加林高中一畢業,在學校教書以後,主要是看再版的中外文學名著。

這些年來加林在讀書時,他把革命老人徐特立的名言牢牢地記在心裡,這就是“不動筆墨不讀書”。加林在看書時一碰到有價值的東西,隨看隨記,他是學著李賀野外寫詩那樣,把零碎的資料寫在紙片上,便於整理歸類。他在閱讀大量古典文學名著時,光輯錄的對聯就有幾百幅,完全可以出一本集子《中國古典小說聯語集錦》。

相對於山裡讀過書的孩子來說,誰能有加林那麼多的書,而他卻仍不滿足,每次去縣城趕集都進書店,逛書攤或去收購站淘書,對於求書加林是樂此不疲的,他也不在乎誰說什麼。

加林記得一次賈老師曾很嚴肅地告訴他,“中國的古籍,浩如煙海,數不勝數。一部二十四史,一天讀上一萬字,也就是一本三十頁的作文字,堅持下去,一天不落,十一年才能讀上一遍。這說的是有文字功底的人,而對於咱們一般人來說,那難度就可大了。因為史書裡麵有大量的生字生詞,典故,典章製度等,這些障礙都會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閱讀速度。因而做學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要有毅力,必須靜下心來,坐冷板凳,下死功夫。”從那時起,加林就把賈老師的話就默默地記在心裡,他一定要做個“書蟲”。

讀書勞動,勞動讀書,加林就是這樣地進行著精神煉獄的磨難。但在加林看來,不管怎麼說,他的生存環境要比寫《絞刑架下的報告》的捷克作家尤裡烏斯·伏契克在柏林的勃洛深斯監獄裡要好得多。加林也隻有在閱讀和寫作中尋求精神上的陶冶與靈魂上的完善,他絕不會能像彆的農村青年那樣,麵對煩惱痛苦以酗酒方休來解脫。

勤奮好學的高加林就是這樣的執著,他從一本本書,一冊冊雜誌,一張張報紙上看到了偉大祖國這艘東方巨輪,在改革開放的今天,乘風破浪,一日千裡,以堅實豪邁地步伐駛向**明天。

祖國建設的新成就無不激發著高加林的愛國情懷,他堅信祖國的明天會更加美好,而自己的榮辱沉浮那簡直是微不足道的。

(注

恩格斯十九歲時寫的一首詩,表達了他一定要衝破資產階級家庭和舊社會藩籬的決心,表達了他渴望自由,努力爭取解放的堅定信念。)

-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