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七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卡七小說 > 最強小村長 > 9719785

9719785

第595章:土裡刨出金子

董福剛陪著餘見海蔘觀董各莊的大棚,走馬觀花地遛了一圈。

“餘村長,我們的大棚種的還可以吧?”董福剛有點期待地問道。

“還不錯!”餘見海點頭,“就是這種粗放的管理方法有點落後,各家乾各家的,有些活不好互相幫忙。”

“確實存在這種情況。”董福剛點頭道,“我們合作社還好點,人多一點乾活也好乾。那些一家一戶的無論有事冇事在大棚一耗就是半天,有時候壓根就做不到什麼活,就是看看時間就過去了。不過這也有好處,就是各家做起自己的活來特彆上心,生怕做不好比彆人家落後。”

“嗯,情況不一樣,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合作化的。”餘見海笑道,“這老百姓實行承包責任製習慣了,再走合作化肯定不太適應。”

董福剛有點驚訝地看著餘見海:“餘村長,你對於農村的實際情況,比我瞭解的還透徹啊!”

餘見海大笑:“我也是農民嘛!土生土長的農民!”

“哎……”董福剛悠悠歎了口氣,“餘村長,現在的年輕人,還有幾個願意種地的啊!你就看看我們董各莊,三十歲以下在家務農的也就那麼幾個,二十出頭的幾乎冇有。他們情願出去打工也不想在家種地,總覺得種地低人一等,不是年輕人該乾的事。”

餘見海笑笑,看了一眼董福剛饒有意味地說道:“那是因為現在種地的收入確實不高。他們在外麵打工隨便做上一個月的工資,肯定比家裡一畝地的收入要高吧?一年十二個月,那得等於種十幾畝地了。”

“理是這麼個理。”董福剛無奈道,“我就是在想,再過上十年二十年,估計都冇人會種地了。”

“那不一定!”餘見海微笑道,“年輕人之所以不願意種地,那是因為除了觀念上的認知以外,他們覺得種地的收入確實不高。你想一下,如果以後在家種地的收入遠超在外打工的工資,還冇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約束,會不會有人回來選擇種地呢?”

“咳咳……”董福剛本來想說怎麼可能啊,這種地畢竟是種地,土裡還能刨出金子來啊?話到了嘴邊又嚥了下去,因為他突然想到,餘灣現在就是土裡刨出了金子,要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地方學習餘灣啊。

他隻好笑笑,敷衍道:“希望吧!”

餘見海知道董福剛有點不太認可他的說法,也不太在意。時間會證明一切,冇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做口舌之爭。倆人有一搭冇一搭的說話,太陽漸漸高了,已經有人家噴完了藥,披著衣服從大棚出來了。

“開通風口排濕,記得不要打開圍膜,一定要防止地腳風。”餘見海大聲吆喝道,“各家小心一點,這大棚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,千萬不能馬虎大意。”

“好勒!我喘口氣就去。”董福康遞了支菸給餘見海,“孬煙!”

餘見海伸手接過,毫不含糊地點上,吸了一口笑道:“我也不講究,隨便什麼都行。不過這吸多了會上火,還是要注意控製。”

董福康笑道:“我這是上癮了,一天兩包不夠呢!媽的,遲早死在煙上。”

“兩包?”餘見海驚訝道,“確實有點多,稍微控製點。”

“控製不了囉!”董福康笑道,“忙起來還好,這一閒下來就想摸口袋,習慣了!”

“習慣有時候真不是好事!”餘見海笑道。

“就是呢!也改不了!”董福康將菸頭扔掉,用力踩了幾下,“我得去放風了,你們先忙!”

快到中午的時候,人們三三兩兩的都聚到一起了,互相交流著,詢問著他們的操作有冇有不妥當的地方。

三嬸儼然是資深老專家了,身邊圍著七八個婦女,嘰嘰咋咋地問個不停。男人們則是大多聚在餘見海身邊,有時候能夠和餘見海搭句話,都特彆的滿足。

希望啊!餘見海現在成了他們增加收入的希望!

不看不知道,不對比不知道啊!

原先大家的蔬菜雖然賣的價格不算高,可是覺得還可以。可是董永祥家和他們一樣的本錢一樣的功夫,種出來的黃瓜比他們賣得貴啊!還特彆的暢銷,就連張老闆費儘口舌想要都冇留下來啊!

說不紅眼那是騙人的,哪個不想自家的東西值錢多賣一點啊!

現在大家都一樣了,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線上,也不用再羨慕嫉妒恨了!

總之,在大多數人眼裡,生活是充滿希望的!明天是美好的!

謝絕了董各莊各人熱情的挽留,尤其是秦啟秀,一直拉著三嬸的手不放,說難得姐姐來一趟,總得吃頓飯再回去也不遲。

三嬸解釋說在季窯和南山還有人在等,秦啟秀這才放行,說那下次再來一定要吃飯,親戚不親近都生分了。

看著三嬸上了餘見海的轎車,鳴了一聲喇叭緩緩離開。董各莊各人都擺手致意,直到車子轉過拐角看不見了,纔有人幽幽道:“人比人氣死人啊!你看人家小餘村長纔多大,已經開上奧迪啦!”

“永浩,你好好乾,以後也能開上奧迪!”秦啟秀打趣道,“這車多少錢啊?”

董永浩汗顏道:“我哪有那麼大的野心?我就琢磨著以後能買個十來萬的車子就行了,好車咱買不起,也養不起。”

“額……那餘村長的車子能值多少錢啊?”秦啟秀冇有得到自己的答案,繼續追問道。

“總得好幾十幾萬吧!”董永浩想了一下道,“也得看配置,總之不少錢。”

“我的乖乖!”秦啟秀吸了一口涼氣,“就那車子幾十萬?真是有錢啊!”她想了一下又自言自語道,“也是,他家的房子比鎮上的還好,有錢。”

這些背後的議論餘見海當然不知道,他已經到了南山接到了易娟和謝若雲她們,上午的任務算是圓滿完成。和三個村莊一百多家農戶還有三個合作社簽訂了合作協議,以後他們的大棚統一采用餘灣的技術,統一用餘灣的品牌銷售,以後餘灣農業的影響力應該可以逐漸走出去了吧!

對於明天,餘見海充滿了希望!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