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七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卡七小說 > 最強小村長 > 9720040

9720040

方案提交了上去,雲水上下都在等著省裡的審批。餘見海回到餘灣後也不再關心這個,按部就班地繼續自己手頭上的事情。 除了雲山縣裡規劃征用的土地之外,餘灣農業在周邊流轉土地工作在緊鑼密鼓地進行。等到秋糧收割完畢後,流轉來的土地上就將按照餘見海的設想開始建設高規格日光溫室。而在餘灣本村,還是有村民對於這種跨越式的擴張不以為意,不過既然餘見海答應大家不管公司以後怎麼搞,大家的股份如何被稀釋,總收入還是不會減少之後,除了部分搖擺不定的人又答應到時候拿出一些錢來增資之外,其

餘的人那些不願意增資的人也不再說什麼,任憑餘見海在外麵去搞。 對於這種情況,餘見海心裡其實是很無奈的,又冇有半點辦法。人各有誌,不是每個人心裡都和他想的一樣,把掙來的錢用在繼續發展上,而是小富即安開始買房買車享受。他冇有辦法去指責這些人

鼠目寸光,隻能堅持原來村裡集體所有的那部分股份分紅全部繼續投入進去,等到將來掙到錢了也是村集體的,用來改善全體村民的福利。 這一點也冇有任何人反對,大家的東西又不是個人的,誰都不是太在乎,占便宜了個個有份,吃虧了也不是一個人,都無所謂了。再說,餘見海這個村長和幾個乾部集體作出的決定,誰還那麼不識趣

說不同意見呢。

請客吃飯,私下裡再送點小禮物,餘見海在外奔波了幾天,終於搞定了幾個有合作意向的銀行,個人賬戶和餘灣農業公司的賬戶上都多出了一筆钜款。

這些都是他用公司的資產和個人財產做抵押拿回來的錢,公司的那部分算全體村民和村委會等股東的集體投資,他個人押上了全部身家拿回來的錢算在個人頭上,也冇有村民表示不同意見。 隻是他們私下裡都在議論,有的說有錢就是任性,餘見海膽子也夠大,已經在公司裡占了那麼多的股份還不知足,居然押上了全部的身家性命。也有人感歎說就是自己冇錢,要不然說什麼也得多投資

一些在公司裡。餘見海連身家性命都敢拿出來賭一把,他們卻冇有這種不顧一切破釜沉舟的勇氣。 隻不過餘見海貸款的訊息傳到那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耳朵裡,又是另外一種說法。有過去承包土地卻冇有賺到多少錢的人說,投資農業的哦風險太大,這個看天吃飯的行當不要看一時賺了點錢就覺

得了不起,說不定哪天背運了就會賠得傾家蕩產,也不乏先例。 也有人說這壓根就是哄人的,這年頭不會有這樣的傻逼,已經賺了那麼多的錢,也夠吃夠喝的,怎麼會一下子去貸那麼多款繼續往裡麵砸錢呢。農業這玩意就是賭運氣,賺到錢就要趕緊撤退,要不然

遲早會陷進去。 當然更多的說法就是,餘見海這是為了騙取上麵的補貼。不要看他嘴上說又投資了多少多少錢,還大張旗鼓的在周邊流轉土地,其實這都是為了爭取上麵的補貼。不是已經有訊息說省裡都準備給一筆

錢給他們餘灣了麼,這是捨不得紅小豆引不來小白鴿呀! 最極端的說法就是,這其實是餘見海和某些政府部門乾部勾結的把戲,知道上麵對於農業這一塊有補貼,就想方設法弄個前景未明的什麼項目,好向上麵伸手要錢。甚至有人言辭鑿鑿地背地裡說,餘

見海為了拿到這些補貼私下裡給了孟憲平許諾多少好處,要不然的話他為什麼那麼賣力地幫餘見海呢。當官的就冇有幾個好東西,說不定連縣裡的領導都被餘見海搞定了。 這些毫無根據的猜測流傳了幾天之後自動銷聲匿跡了,取而代之的是大家都在議論,顧莊的某個小組全部土地被餘灣農業公司承包了,合同簽的是十年,一畝地每年的承包費是一千塊。這個價錢超過

了周邊大部分土地流轉的價格,和餘見海之前承包土地的價錢一樣。

有人掰著手指算細賬,一畝地自己種一年能落下多少錢,還有勞動力被拉扯住走不脫。現在手都不用動就能拿到一千塊,比種地劃算多了。 又有訊息說,某個村子的人成立了合作社,自籌資金蓋起了大棚,還和餘灣農業公司簽訂了合同,由餘灣農業公司提供一切生產資料和技術,還會有專人負責指導,地裡長出來的東西餘灣農業公司負

責銷售,扣除之前墊付的費用後分期付款,年底全部結清。 眼紅的觀望的說風涼話的,小道訊息滿天飛。可以佐證的是,顧莊的幾個人表示已經和餘灣農業公司簽了土地流轉合同,第一年的土地出讓金已經到手了。他們還說,餘見海保證,在同等條件下,優

先雇傭他們做事,不用出去打工也可以保證有一筆穩定的收入了。

另外一個經過證實的訊息就是,南城鎮上幾家生產水泥磚的預製廠磚頭已經全部被預訂,現在正在加班加點的生產,就連夜裡都能聽到機器的轟鳴聲。

在餘灣的帶動下,周邊的村莊確確實實被帶動起來了。據南城政府統計,已經確定新建的大棚數量達到了五百餘個,被餘灣流轉的土地也有近三百畝,全部新建最新式樣的連棟溫室。

餘灣搞大了!看來真的要有人發大財了! 和那些鐵定心要跟著餘灣發展設施農業的人相比,更多人還是選擇把土地留給自己種,或者承包給親友。這其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,有的是想把土地流轉給餘見海可是由於條件限製人家不要,隻能包

給就近的人家耕種。有的就是還停留在老思想上,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彆的也乾不了,也不打算去城裡和孩子住一塊,還不如在家種自己的地,起碼自家吃糧食不用發愁,多多少少還能落下三瓜兩棗的。 可就是這幫各種各樣原因自己還種地的農民們,目光也被餘灣緊緊地吸引過去了。秋季糧食的收割日期越來越近,餘見海之前推出的新稻七號在農戶手上長得非常不錯,就連已經好幾年冇人種的新稻四號也豐收在望……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