卡七小說

登陸 註冊
字:
關燈 護眼
卡七小說 > 最強小村長 > 9720090

9720090

一則題為“生態豬肉其實是一場騙局”的文章突然在朋友圈被瘋傳,文章釋出一天的時間閱讀量就達到了驚人的十萬多,而且還在不斷地增加。 如果是現在訊息傳播最容易引起裂變的地方,無疑就是朋友圈了。雖然現在處於社交的種種考慮,朋友圈的好友多多少少都會有並不親密的朋友,但是最親近最熟悉

的親戚朋友必定都在朋友圈。 也正是朋友圈這個自帶的屬性,一些訊息在熟人間更容易引起共鳴,更容易得到傳播。“生態豬肉其實是一場騙局”的作者顯然深諳此道,選擇了在公眾號上釋出這篇

文字。 “最近,市場上悄然出現一種號稱生態豬肉的產品,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。雖然售價要比常見的豬肉高出不少,還是賣得非常火爆。究其原因,其實除了確實有一部分

消費者需要高階的肉製品之外,更多的人其實是被動地接受這一產品,背後其實是出於對整個肉製品行業的不信任和恐懼。

我們知道,近年來不斷有訊息爆出,某某品牌的豬肉被檢出瘦肉精,某某地方爆出有人偷賣病死豬肉,這些黑幕讓大家迫切需要能夠讓人能夠放心食用的豬肉品牌。

另一方麵,隨著人們對於高品質生活的追求,也增加了綠色的無汙染的產品的需求。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,某個品牌號稱的‘生態豬肉’橫空出世了。這個品牌的豬肉號稱不使用新增劑,不使用抗生素,吃的是純天然無汙染的飼料,長出來的豬肉自然是

原生態的。

可是筆者作為一名畜牧工作者,在這裡不禁要提出幾點疑問,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重視。 其一,這個品牌的豬肉號稱生豬在飼養過程中,從不使用新增劑,這一點筆者深表懷疑。筆者是從農村長大的孩子,對於傳統的養豬方式記憶猶新。在過去農民養豬

喂的都是泔水紅薯葉,輔以少部分的麩皮玉米麪等,養殖週期一般在六到八個月才能出欄,部分家庭養的豬要長到十個月左右才能宰殺,人們都戲稱為豬八戒。 那時候豬生長得慢的主要原因就是飼料營養的不均衡,嚴重缺少微量元素,後來隨著畜牧業的發展,飼料新增劑逐漸被應用到養殖上,生豬的出欄時間也慢慢縮短到四個月左右。數據表明,飼料新增劑在養豬行業的地位非常重要,幾乎是不可替代的。某品牌的豬肉號稱從不使用含有新增劑的飼料,那麼筆者倒要問一句,豬生長過程

中必須的微量元素從何而來?又怎麼能保證吃營養不全麵飼料的生豬達到快速出欄的效果呢? 其二,某品牌豬肉號稱生態,可是什麼叫生態呢?筆者作為業內人士,對於當前我國有關於食品的分級製度耳熟能詳,一般是分為無公害食品,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三種。除了無公害食品之外,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都需要經過國家認證。其中有機食品的認證比綠色食品更嚴格更繁瑣,從產地的土壤是否含有有害物,生產過程是否符合有機食品的流程,甚至是流通環節都有嚴格的要求,所以在市場上有機食品的價格是高於綠色食品,綠色食品是高於無公害食品的。我們市麵上常見的食品大多數是無

公害食品,也是廣大人民對於食品安全的最基本要求。 反觀某品牌推出的豬肉,號稱是生態的,可是究竟是怎麼個生態法?是按照綠色食品的標準生產的,還是按照有機食品的標準生產的?如果是綠色食品,那麼為什麼

冇有綠色食品的標誌?如果是有機食品,那麼是什麼時候通過有機食品認證的,為什麼網上查不到半點訊息呢? 所以筆者有理由懷疑,某品牌的生態豬肉其實就是一場騙局,是一場利用廣大消費者的無知炒作出來的糊弄人的產品,利用大家對於整個食品安全的擔憂和對於高品

質豬肉的需求,炮製出了‘生態豬肉’這個名詞,有欺騙大家的嫌疑……”

洋洋灑灑一大篇文章,目標明確有理有據,一看就是業內人士所寫。 這片文章觸及到了很多人的痛點,很快在朋友圈被熱傳,引起了激烈的討論。這篇文字的內容被多個自媒體引用轉載,網上的熱搜居高不下,僅僅拍在幾個明星的後

麵。

所有的矛頭都指向同一個目標,就是餘見海一手打造的漁灣生態豬肉。因為在網上搜尋一下,唯一以生態豬肉命名的隻有一家,就是漁灣生態豬肉。

“原來漁灣生態豬肉是騙人的呀,壓根就冇有生態豬肉這個說法,這就是故意騙人的!”

“臥槽,我一直以為生態豬肉就是和綠色食品差不多的意思,原來我們都上當啦!”

“以後再也不買漁灣生態豬肉了,讓騙子去死吧!”

一時間網上罵聲一片,紛紛質疑漁灣生態豬肉的真實性,不少人專程跑到餘見海的微博下留言,讓他出來解釋一下,給大家一個交代。 餘見海當然知道這件事,實際上早在這篇文字剛釋出不久他就知道了,而且從頭至尾看了好幾次。他一邊為作者對於漁灣生態豬肉的質疑感到驚訝的同時,也在飛快

地思考對方這樣做究竟是抱有什麼目的。 表麵上看對方是一副行內人對於一個新生事物的探究和質疑,實際上背後肯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。餘見海已經仔細看過了,釋出這篇文字的公眾號過去一直以發

布一些生活小竅門為主,一個常規推送的閱讀量也就是在幾千左右,而且從來冇有釋出過有關養殖業的文字,這一點和他號稱的行內從業者很不相符。 而且餘見海發現,漁灣生態豬肉從麵世到現在已經有很長時間了,無論是上《舌尖》前還是上《舌尖》後,都冇有人提出過任何疑問,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候,就有

人突然跳出來了呢?

是什麼原因刺激到這個作者了?難道僅僅是因為他說的那樣,對於食品安全的關心?那他為什麼不早點提出來呢?

不對,這背後肯定有蹊蹺! 餘見海陷入了沉思……

『加入書籤,方便閱讀』

熱門推薦